> 文章列表 > “清苦月偏知”的出处是哪里

“清苦月偏知”的出处是哪里

“清苦月偏知”的出处是哪里

清苦月偏知”出自唐代储嗣宗的《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清苦月偏知”全诗

《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唐代 储嗣宗

清苦月偏知,南归瘦马迟。

橐轻缘换酒,发白为吟诗。

水色西陵渡,松声伍相祠。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送顾陶校书归钱塘》储嗣宗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清苦月偏知,南归瘦马迟。

橐轻缘换酒,发白为吟诗。

水色西陵渡,松声伍相祠。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中文译文:

清贫的月亮更加明了,南归的瘦马走得慢。

橐(马上的行李袋)轻,因为换了酒;变发白(白头发)是为了吟诗。

水在西陵的渡口是绿的,松树的声音伴随着伍员宰相的祠庙。

朝廷思念着直言不讳的忠臣,不是只在挂冠离开官职的时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顾陶归乡的情景。作者通过描写清贫的月亮、南归的慢马、轻盈的行李袋以及白发等细节,表现了顾陶的清贫和诗人对他的赞赏。诗中还出现了水色西陵渡和伍员宰相的祠庙,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尊敬。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直言不讳的忠臣的思念和对朝廷对直谏的渴望。整首诗凝练而深邃,通过描绘细节和展现情感,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