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有什么法律规定
隐名股东是指那些虽未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信息中直接显现其名字,但实际出资并享有公司投资权益的投资者。关于隐名股东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合同效力 :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四条,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合同,如果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2. 投资权益归属 :
若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因投资权益归属发生争议,隐名股东可以凭借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显名股东主张权利。
名义股东不能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或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隐名股东的权利。
3. 股东身份确认 :
隐名股东要确认其公司股权,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有充分证据证明已经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
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隐名股东出资;
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身份行使权利;
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4. 隐名股东权利 :
隐名股东虽不是公司名义上的股东,但作为实际出资人,可以享有以下权利:
认可隐名股东的投资收益;
对于显名股东的无权处分,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对显名股东无权处分的追偿权。
5. 转变股东身份 :
隐名股东要转变为显名股东,需要依法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6. 司法解释 :
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支持隐名股东根据代持协议等合同主张利润分配,如果名义股东侵犯其权利,隐名股东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以上是隐名股东相关的法律规定概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定可能会随着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司法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最新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权利争议如何解决?
如何认定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
隐名股东如何主张自己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