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何似苍苍色”的出处是哪里

“何似苍苍色”的出处是哪里

“何似苍苍色”的出处是哪里

“何似苍苍色”出自唐代李琪的《题广爱寺楞伽山》。

“何似苍苍色”全诗

《题广爱寺楞伽山》

唐代 李琪

善高天外远,方丈海中遥。

自有山神护,应无劫火烧。

坏文侵古壁,飞剑出寒霄。

何似苍苍色,严妆十七朝。

《题广爱寺楞伽山》李琪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广爱寺楞伽山》

善高天外远,方丈海中遥。

自有山神护,应无劫火烧。

坏文侵古壁,飞剑出寒霄。

何似苍苍色,严妆十七朝。

译文:

广爱寺建在楞伽山上,

高插云霄,远离尘嚣。

这里有山神护佑,

所以应该不会受劫火烧毁。

虽然寺庙壁上的文字已经损害,

但是想象剑飞入寒霄一般,

楞伽山的景色何等苍苍,

庄严得如同历经十七个朝代的妆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题写的是广爱寺,以及它所在的楞伽山。楞伽山位于天外,高远入云,宛如方丈矗立在海中。作者表达了寺庙高耸入云,远离尘嚣的意境。他认为寺庙自有山神的庇佑,不会被劫火烧毁,显示了寺庙受到保护和神圣的特殊意义。然而,作者也指出寺庙壁上的文字已经损坏,可能因为岁月的侵蚀而残缺不全。最后,作者以妆容十七朝的意象来形容楞伽山的苍苍之色,表达了其庄严和壮美的景色。

整首诗以明快的平仄格律,简洁有力地描绘了广爱寺和楞伽山的景色和特点,展现了作者对寺庙和山的崇敬之情。通过对比破损与庄严,作者在表达对过去历史的敬仰之余,也蕴含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永恒之美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山神、剑飞等形象,增强了诗意的浓郁与传神性。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出唐代诗人崇山峻岭的情感和追求,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意境和宗教情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