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著金龙密锁关”的出处是哪里
“便著金龙密锁关”这句诗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其中“便著金龙密锁关”一句,仿佛在描述一种繁华背后的束缚与禁锢。这句诗引发了我们对古代诗词中隐含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便著金龙密锁关”全诗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宋代 梅尧臣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龙密锁关。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梅尧臣笔下的上元节是何等的繁华与热闹。然而,诗的最后一句话“便著金龙密锁关”却为这幅繁华图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似乎暗示了繁华背后的某种束缚。这不禁让人思考,古代文人在作品中常常通过意象和象征来表达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感受,这种表达方式在今天是否依然有效?
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将这个主题引申到现代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是否也面临着“便著金龙密锁关”的困境?在追求个人梦想和幸福的同时,是否也承受着某种无形的枷锁?这种思考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即使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精神和心理层面的自由同样重要。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讨梅尧臣的诗风和他对后世的影响。梅尧臣是宋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总之,“便著金龙密锁关”这句诗引发了我们对古代诗词中隐含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现代社会和文学创作的多层次思考。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便著金龙密锁关”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便著金龙密锁关”全诗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宋代 梅尧臣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龙密锁关。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